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建动态

党建微课堂 | 组织生活会中常见的误区,你避开了吗?

来源: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     浏览次数:         

1. 何谓组织生活会?

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党小组)以‌政治体检‌为核心,通过思想交流、问题查摆、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党内监督和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安排。其本质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抓手‌。

必须将政治标准贯穿全过程,重点检验党员践行“两个维护”的自觉性

需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整改

2. 组织生活会每年召开几次?一般在何时召开?

召开频次 :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 专题组织生活会可根据上级党组织部署或实际工作需要 随时召开 。

时间安排 :年度组织生活会 ,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与民主评议党员结合开展,确保与年度工作总结、党员考核衔接。

3. 组织生活会一般以何种形式召开?

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第二十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引(2024年版)》:


形式 :

党支部党员大会 :适用于全体党员参与,重点解决支部层面突出问题(如班子作风、重大决策执行)。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 :支委成员聚焦党建责任落实、班子自身建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小组会 :适用于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确保批评与自我批评“全覆盖、无遗漏”。

4. 组织生活会是否要确定主题?会前、会上和会后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主题确定:必须围绕党中央最新部署、上级党组织要求、支部突出问题三要素确定主题。

会前:学习研讨,谈心谈话,意见征集 ;

会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

会后: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

5. 组织生活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思想修养和党性锻炼的情况。

(2)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情况。

(3)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

(4)在关键时刻(如抢险救灾、重大风险应对)和日常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经受考验的情况‌。

(5)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服从党和人民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情况。

(6)遵守党的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及廉洁自律的情况。

(7)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情况。

(8)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情况。

(9)开展积极思想斗争,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的情况‌。

(10)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党组织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的情况‌。

6. 组织生活会上,主持人组织引导党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组织生活会一般由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主持。主持人首先要宣布党员到会情况和会议着重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组织引导党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主要方法有:

(1)要引导党员联系思想实际,认真检查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检查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支部决议的情况,检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注意不要把组织生活会开成不联系思想实际而泛泛谈工作的“工作汇报会”。

(2)选好第一个发言和第一个提批评意见的人。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应有意地提示让那些敢于解剖自己的同志首先发言,让敢于开展批评的同志第一个对其进行批评。这样有利于创造严肃认真的氛围。一般来讲,应让领导带头,这样才有感染力。实践证明,第一个发言和第一个提出的批评意见的质量如何,将决定整个生活会的质量。所以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要把好这一关。

(3)在组织生活会上,每个党员在做完自我批评之后,要发动大家帮助他画个像。即这个党员到底怎么样,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要客观地、全面地指出来,使大家的意见真正符合本人的实际。

(4)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摆事实,讲道理,既要弄清问题,又要团结同志。不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由主义态度。防止把组织生活会开成单纯的“自我小结会”。

(5)对问题比较多的党员,采取重点剖析的方法。实际上,有问题的党员能否认真检查问题,大家能否对他进行认真负责的批评,是组织生活会能否开好的关键。对这些党员,一定要重点帮助,重点进行评议,并组织党员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大家对照自己,吸取教训。这样,既能解决重点党员的问题,同时也教育了大家。

7. 什么是双重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

双重组织生活是指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定期召开的民主生活会,聚焦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等全局性问题;

同时以普通党员身份编入党的支部或小组,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查摆个人问题并接受监督。

党章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打印  |  关闭